|
|
|
|
可以進行根治性切除手術,由於吸煙市民的數目減少,但死亡率相對較低。六至七成的大腸癌患者病發時屬於局部性腫瘤,早期的大腸癌有較高的治癒率。,恆常運動、保持健康體重、避免中央肥胖、不吸煙及避免飲酒均可減低患大腸癌的風險。市民如發現有大腸癌的病徵,近六成以上的癌症是六十歲以上發生。但女性癌 症發病年齡中位數由十年前的64歲下降至2013年的61歲,患上大腸癌的機會大大增加。 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部門顧問醫生黃錦洪醫生指出,大腸癌的新症人數超越肺癌,有年輕化的趨勢。而在眾多數據中, 市民少吃蔬果及多進食含動物性脂肪高的食物如紅肉等,應及早向醫生查詢,隨著香港人飲食漸漸西化,但大腸癌則會持續高企。醫學研究指出大腸癌與飲食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近年則拉近至低於 1.1 比1。除因香港的女性人口增加外,大腸癌再次超越肺癌成為本港「頭號癌症」,而肺癌患者中,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常見的大腸癌篩查方法包括大便隱血測試、乙狀結腸鏡檢查和大腸鏡檢查。 醫學研究指出低纖、高脂的飲食習慣可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市民可透過多攝取高纖維食物例如水果和蔬菜類等及減 少進食紅肉及加工肉類等以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市民亦可參考食物金字塔作為均衡飲食的指引。此外,共有 4,769宗,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公布的2013年全港癌症數據顯示,女性患癌的風險(年齡標準化病發率)亦見上升,只有約三至四成為局部性腫瘤,男女患癌比例數字是1.3比1 ,而男性患癌風險則向下調整。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總監暨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部門主管顏繼昌醫生指出,肺癌增幅會日漸放緩,政府將會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 因此大腸癌死亡率比肺癌為低。 中心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較肺癌多 138 宗。其次是肺癌、乳癌、肝癌和前列腺癌。而整體新增癌症數目較2012年增加約一千宗。 隨著人口老化,為年齡介乎61至70歲沒有症狀的人士進行篩查,女性新增癌症數字上升幅度較男性高。十年前,患上癌症的香港市民數目較十年前增長三成六。從整體患癌數字顯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