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news.sjtu.edu.cn/info/1005/907586.htm
隨著人們對于美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面容畸形或損毀的患者可以通過顱頜面外科手術重獲一張漂亮的臉,同時恢復面部功能。作為九院口腔顱頜面科的帶頭人,沈國芳教授率領他的團隊,在國內率先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顱頜面外科三維導航儀,將三維可視化技術應用于顱頜面整復,給這一專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在他看來,數字化醫學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也與國際醫學界倡導的“精準醫學”不謀而合。沈國芳,1963年2月出生,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牙學院院士(FICD)。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顱頜面科學科帶頭人,口腔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學系主任。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協會理事、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國際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師資格論證決策委員會委員(IBCSOMSSenate);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上海口腔醫學會副會長、上海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長期從事口腔頜面外科、顱頜面整復外科、正頜外科、牽引成骨、導航外科、顱頜面發育等臨床和/或基礎研究工作;成立數字化顱頜面外科研發團隊,創建數字化外科服務平臺。對美的追求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隨著人們對于美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面容畸形或損毀的患者可以通過顱頜面外科手術重獲一張漂亮的臉,從而達到改善外形,恢復功能的目的。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顱頜面科已經成為一面“金字招牌”,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患者,去年一年各種頜面畸形整形的病例就達4000多例,位居國內首位。作為口腔顱頜面科的帶頭人,沈國芳教授率領他的團隊,在國內率先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顱頜面外科三維導航儀,將三維可視化技術應用于顱頜面整復,給這一專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從“三維可視化導航技術”,到“數字化醫學平臺”的建設,創新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沈國芳說,“口腔顱頜面的整形外科,也是一門藝術,在數字化技術的幫助下進行精確的‘個人定制’,實現對美的極致追求。數字化醫學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也與國際醫學界倡導的‘精準醫學’不謀而合。”多學科重塑頜面在九院的口腔顱頜面科,患者多為面部輪廓歪斜或畸形,沈國芳將自己的專業比作“活體雕塑”,就是用外科手術的方式重建面型,為患者重塑一張漂亮的臉。很多“丑小鴨”,都在沈國芳的一雙巧手下獲得了重生。沈國芳說,口腔顱頜面科是口腔醫學的重要專業之一,它涉及顱頜面整形、牙齒矯正、各種顱面裂(包括唇腭裂等)、頜面外傷、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性疾病及口腔腫瘤的手術治療等多方面內容,對醫生的綜合要求非常高。發育性牙頜面畸形是指因頜骨生長發育異常所引起的頜骨體積、形態以及上下頜骨之間及其與顱面其他骨骼之間的關系異常,和隨之伴發的咬合關系及口頜系統功能異常與顏面形態異常。常表現為上頜前突(俗稱“暴牙”)、反頜(俗稱“地包天”)、偏頜(面部不對稱)畸形等。正頜手術是通過截斷上下頜骨并移動骨段到新的位置,從而重建良好的咬合關系及和諧的面部比例,達到改善外形、恢復咬合功能的目的。三種常用手術方式包括上頜LeFortⅠ型截骨術、下頜支矢狀劈開截骨術、頦成形術等。通過截骨手術,將上下頜骨調整位置,再用鈦板固定,達到重塑面型和改進咬合功能的目的。沈國芳說,“中國人由于人種特征,‘地包天’的病例最多,去年近700個正頜外科手術的病例中,就有60%~70%是‘地包天’,此外還有由于顳頜關節病變導致的‘小下巴’等。針對這些患者,我們采取多學科綜合序列治療的理念,正頜、正畸、顳頜關節、牙周、種植等多學科合作,按順序完成牙齒正畸、頜面整形等不同階段的治療。往往整個治療周期長達兩三年,牙齒正畸改變了牙齒咬合關系,正頜手術則重新塑造患者的上頜和下頜,不僅改善了咬合功能,還重塑了患者的面型。”翻看沈國芳的病例資料,一個個患者改變的尺度之大令人震驚。最常見的是“地包天”的面部重塑。對此類患者,往往采用截骨術,將過長的下頜劈開截短,再用鈦板固定重塑,手術后就能擁有一個標準的下巴。還有一些患者左右兩側下頜發育不對稱,導致下頜歪斜,嚴重影響面型。此類患者也通過手術,將過長的一側下頜骨截短,重新塑形,達到面部的對稱美觀。在所有案例中,一個患者先天性的下巴歪斜、左耳朵缺失。這是一種被稱為“單側第一、二鰓弓綜合征患者”的罕見疾病,是由于在胎兒期第一、第二鰓弓之間的融合發生異常,導致一側下頜骨發育不良,外耳缺失,甚至聽力下降或缺失。對這一患者的整形手術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第一階段先通過牽引裝置將患者左側的下頜骨牽引拉長。三維頭骨CT呈像顯示,經過一段時間的牽拉,患者左側的頜骨明顯加長,左右不對稱的面型得到緩解。第二階段手術將對患者的耳朵進行重建。第三階段進行牙齒矯正。第四階段可能還需要正頜外科手術等。除了一些先天性的發育畸形,還有一類是因為后天損傷造成的顱頜面畸形。如一個溫州患者,車禍后導致嚴重的顱骨骨折缺損、眼睛缺失。前期急診手術為了釋放顱內壓力,切除了骨折部位的顱骨,導致右側頭部像是缺了一塊,頭顱明顯畸形,非常嚇人。顱頜面科醫生為他取模拍片,分析顱骨骨折部位,通過三維設計出缺損部位的模型,并通過3D打印出缺損部位,經過五六期的手術,對顱骨、頜面進行重建,并安裝義眼。一年半以后,患者已經恢復了正常面型,戴上眼鏡,看起來已經與常人無異。由于口腔顱頜面科手術的技術含量高、風險大,對設備要求高,目前國內能夠開展此類醫療服務的醫院還不多。沈國芳說,“牙頜面畸形患者的外科治療,對治療方案、牙頜關系的調整,骨切開的部位,骨塊的移動方向、距離以及手術方案的選擇,均應于術前有精確的考慮和設計,并對選定方案的預計治療效果,作出術前預測。由于手術風險高,需要對手術前的預測、手術的技術以及手術后的護理進行嚴格的管理。”病例3D圖示(3D制圖:劉啟紅)數字化“個人定制”對于頜面整復手術,如何進行精準的術前預測,清晰準確地呈現出骨骼和血管的狀態,是醫生制訂可靠手術方案的關鍵。沈國芳教授率領他的團隊,在國內率先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顱頜面外科三維導航儀,通過數字化的“個人定制”,為患者打造一個“完美方案”。沈國芳團隊擁有一個3D打印實驗室,以“設計”為核心,從拍片取模、外形設計、功能定位,所有步驟都可以通過數字化3D打印技術達到精確的“個人定制”。他說,“3D打印技術可以打印出人手所不能完成的非常復雜的結構,用于臨床中可以做到精確的個人定制。通過三維設計,用金屬或者樹脂,可以打印出缺損部位的骨骼模型。還可以打印出各種導板,用于截骨手術中精密控制手術切除的范圍;三維導航技術,可以在顱面部復雜的神經血管中,避免或減少神經血管的損傷。”目前,沈國芳團隊還在探索在三維設計基礎上的機器人手術。他介紹說,數字化手術,可以整合三維導航、導板、內鏡,實現精準的治療;三維設計還能將手術前后的骨骼三維圖像進行對比,對手術效果進行精準評價。他們的數字化創新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02年-2003年,沈國芳團隊就開展三維可視化導航技術,而當時世界醫學界的三維可視化導航技術也才剛剛起步。如今,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九院口腔顱頜面科和上海交大合作的三維可視化導航技術已完成了第四代的研發,與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幾乎同步,成為常態化的診療手段。沈國芳說,“三維可視化導航技術,包括高清CT設備、三維圖像模擬軟件及3D導板成形技術等一系列技術,實現了對顱頜面結構的精準定位。顱頜面上的血管和骨骼錯綜復雜,每條血管的連接狀態、每塊骨骼的形態就像是導航儀下的交通路線一樣,組合起來就會呈現出多種手術方案,醫生就可以從中選擇出一個最佳的方案。”以頜面腫瘤切除及頜面整復為例,頜面腫瘤被切除后,面部會留下巨大凹陷和缺損,此時,需要取下身體上的髂骨或者小腿上的腓骨等,對缺損部位進行修補。在傳統手術當中,截取多少量,以怎樣的角度切割,切下后如何修整到與面部缺損部位相吻合,這些完全依賴醫生個人的經驗和技術。然而,即便是再好的醫生,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確。不過,借助三維可視化導航技術或導板的指引,修復手術便可以進一步精細化。醫生先利用高清CT設備,拍攝一組面部CT斷層圖片。然后將這張圖片輸入到相關處理軟件中生成一個三維圖像,腫瘤生長情況一覽無余,還可以實現360度旋轉觀察。電腦可以據此精準地測算出手術后缺失骨骼的大小、形態,之后醫生可以通過3D鏡像技術,將缺損骨骼一比一地還原出來,制成立體導板。依照此導板切割下來的骨骼,可以做到與缺損部位的“無縫”對接。如果是大段骨骼缺失,自身骨骼無法滿足添補需求,技術人員還可根據相關結構數據,定制出一段鈦合金材質或其他材質的人造骨骼。有了三維可視化導航技術,完全可以做到頜面整形的“個體定制”。沈國芳經常對自己的學生說:“我們對于頜面外傷的修復可以實現兩層境界:一、恢復其受傷前的正常面部外形和功能;二、讓他的面部形態比從前更漂亮、完美。”因為通過三維可視化導航技術和多學科的合作診治,能夠制作出更符合患者臉型的“完美”骨骼。此外,這些數據圖像資料,易于整理存儲,為今后科研提供了詳盡的資料支持。而且,三維面部結構圖更加形象而直觀,患者在看了之后容易理解,這也是很好的醫患溝通平臺。對三維可視化導航技術的未來,沈國芳充滿憧憬:“將來,醫生設計外科手術,就像現在開處方抓藥一樣,全部是在電腦里完成的,患者拍完CT片后將原始數據交給專業的團隊,不需多少準備時間,一份手術設計方案就可以打印出來了。未來,還希望在醫院里設立一個專門的制作部門,由該部門人員統一完成缺失骨骼的定制,到時候,把定制好的骨骼直接帶到手術室里組裝完成就可以了”。三維可視導航技術的成功,讓沈國芳認識到“數字化醫學”的魅力。目前,沈國芳是中華口腔醫學會計算機專業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還正在組建上海數字化醫學專業委員會,并對未來數字化醫學充滿信心。他說,“數字化是顱頜面整形外科的整體趨勢,我們將打造一個整個醫院的數字化平臺,從術前的三維設計到植入物的3D打印,希望形成產、學、研一條線。目前,我們正在對3D打印的植入物進行探索。我們也在對鈦合金的植入物進行進一步研究。這個平臺建成后,將輻射到全國甚至亞太地區,帶動整個區域的學科發展。”攝影:舒偉倫醫學人文沈國芳1991年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后,便一直在九院口腔顱頜面科工作,喜歡挑戰的他,在讀研選專業時選擇了難度最高的口腔頜面外科。上世紀80年代開始,現代正頜外科在中國起步,北大口腔、上海九院、華西醫院是國內最早一批頜面正頜外科的開拓者。沈國芳的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口腔顱頜面科專家邱蔚六,就是一位充滿創新意識的睿智大家。九院現在口腔顱頜面科的方向和格局,都是在邱老的指引下發展起來的。沈國芳說,“上世紀70年代,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侵犯顱底的手術治療還是手術禁區,但邱老大膽嘗試,采取多學科合作方式將腫瘤切除與整形修復同步進行成功實施手術,開辟了治愈口腔頜面惡性腫瘤的希望之路。現在的各種皮瓣尤其是游離皮瓣技術用于口腔頜面整形,游離前臂、腓骨等用于口腔頜面部整復,也都是當年在邱老的指點下,口腔頜面外科實現的一個又一個突破。”此外,上世紀80年代后期,邱老已預見了鼾癥多發的趨勢。如今,鼾癥的手術矯治已成為九院口腔顱頜面科的特色之一。如今,沈國芳接過了創新的衣缽。對美的極致追求,成為創新的原動力。他說,“我們通過多學科的團隊合作,將醫療與科研有機相融,要打造品牌意識,做精品,將對美的追求和功能康復做到極致。”正如在醫療上的精益求精,沈國芳在生活中也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他喜歡運動、攝影,喜歡聽古典、爵士音樂。他說,“醫療也是一種藝術,我們要用藝術的心態來追求美,解除病人的痛苦。”作為學科帶頭人,沈國芳對于學科未來發展方向,也有著深思熟慮,他說,“我們還將打造顱頜面畸形矯治的培訓基地、顱頜面畸形矯正的急診創傷基地、唇腭裂修復診治中心,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治療中心。”而作為醫院管理者,員工的幸福指數對他來說也很重要,“對待員工要寬嚴結合,醫生壓力大、付出多,所以要更多關心員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組織員工參與攝影比賽、羽毛球比賽等活動,放松身心。還要通過微信平臺、微媒體等與患者進行互動和溝通。”面部整形手術有何風險?身體周刊:媒體上經常有在韓國整形失敗的報道,請問此類面部整形手術有何風險?應該注意什麼?沈國芳:現在韓國整形旅游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其中存在著一些商業誤導,尤其對于中國患者來說,還會遇到部分行醫資質參差不齊的醫生,加上語言溝通問題,患者也搞不清楚究竟做了哪些治療,導致最后維權困難。由于面部神經豐富,頜面整形手術風險很大,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牙齒損傷、面神經損害的嚴重后果,而截骨手術失誤也會造成骨頭壞死的后果。頜面整復手術主要圍繞著氣道附近,一旦創傷過大,有腫脹、堵塞氣道會馬上導致窒息,只有幾分鐘的搶救時間。超女王某就是在武漢一家民營醫院做削骨手術后,由于堵塞氣道窒息死亡的。還有些人在做下頜角整形手術時,由于對解剖不熟悉而將顳頜關節切除,導致患者關節功能缺失,嘴巴歪斜,咬合困難。所以,顱頜面外科手術對技術要求非常高,對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的管理非常嚴格。身體周刊:在牙頜面畸形的正頜外科治療中,為什麼正頜手術前后需要正畸治療?沈國芳:牙頜面畸形的正頜外科治療的目的是改善面型、重建咬合。多數患者術前要先做牙齒正畸治療。盡管外科手術可以矯正異常的頜骨位置、改善咬合關系,但要達到滿意的咬合重建,必須進行術前術后的正畸治療。術前正畸的主要目的是在手術前排齊牙列,去除代償性的牙齒排列,調整上下頜弓關系,有利于手術中實現頜骨的移動,從而為外科矯治打下良好的基礎。術后正畸的主要目的是最后進一步改善咬牙合關系,取得牙頜平衡,穩定手術效果,防止復發。病人及家屬對牙頜面畸形的手術會產生不同的各種心理狀態,因此,術前應將手術方案、治療計劃、所需時間及預期效果等情況向病人及家屬做詳細耐心的講解,使其了解手術的性質及注意事項,消除憂慮、恐懼、緊張情緒,增強病人及家屬的信心,取得治療合作。身體周刊:正頜手術中植入的鈦板需要取出嗎?沈國芳:鈦板主要用于骨折、截骨和植骨中的堅固內固定。鈦板是一種生物相容性很好的植入物,但由于是異物,極少部分患者仍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如果發生了以下情況建議取出:感染,鈦板移位、斷裂、外露,鈦釘松動,面部外形隆突,植入體周圍疼痛,種植義齒修復前的需要,溫度變化敏感和患者的心理需要等。“無癥狀”鈦板目前國內外大多數醫師意見不一。像九院等近年來建議患者在術后6-12個月將鈦板取出。主要原因:1、骨骼已完成組織學上的愈合,用作固定用的鈦板已完成“使命”;2、當患者年老時,由于缺牙等原因,會出現頜骨吸收、萎縮、變小而可能妨礙鑲牙齒。手術后需要復查,復查時間一般為:術后2周,術后1、3、6個月,術后1、2年,特殊情況需遵醫囑。身體周刊:正頜手術以后臉會很腫嗎?會留疤痕嗎?沈國芳:一般手術以后頭三天面部腫脹較為明顯,之后會慢慢消腫。腫脹程度與消腫速度因各人身體狀況而有所差異,通常會在術后1-3個月消腫。飲食方面,一般手術后頭兩周以進流質飲食為主,如牛奶、豆漿、魚湯等,但也可將固體食物用粉碎機搗碎后和著湯一起喝下,不鼓勵咀嚼。接下來兩周可以食用半流質,如粥、稀飯、爛糊、小餛飩等。術后一個月可以開始進軟食如面包、蛋糕等,并逐漸過渡到進食米飯。手術常規在口腔內進行,面部一般不會遺留疤痕。但由于口腔視野小,所以術中通常需要牽拉口角,因此少數患者術后口角會產生破潰,上下唇會有輕度糜爛。可以在清潔后局部涂抹紅霉素眼膏,防止感染,多數患者會在術后數周內痊愈。來源:《東方早報》2016.02.20身體周刊第A10版身體原文:沈國芳:“數字化”定制修復頜面
關鍵字標籤:削骨醫生
|